靈山疑無路|探訪國姓崁斗山靈光寺

靈光寺是座有百年歷史、以大石塊堆砌而成的三合院佛寺。這裡就好像金庸小說裡,那種位於郊山深處、遠離世俗、住著得道高僧的小廟,自然而然讓人懷抱敬意。無論有無宗教信仰,都蠻值得來靈光寺,一個純淨的心靈之旅。

在地圖上偶然發現這座三合院形式、擁有美麗名字的佛寺,便一直很好奇。一早沿著中潭公路往國姓鄉的南邊行駛,道路緊鄰南港溪與水沙連高架公路,景色頗宜人。經過北山派出所後不久便是蜿蜒山路,沿途杳無房屋,盡是原始密林,十分清幽。

終於抵達靈光寺。我們是第一組訪客,兩隻黑狗盡責向我們狂吠卻不令人懼怕,寺內傳來比丘尼制止狗吠叫的聲音。三合院靜靜坐於崁斗山前,我們靜靜步入。

︱靈光寺簡介

靈光寺已有百年歷史。最早是草屋,1949年當地信眾就地取材以石塊重建成現在的模樣。

「國姓靈光寺處在深山之中,整間佛寺建物的結構就地取材,牆柱以當地山上巨大石塊切割成型,由信眾協力疊成地基和牆堵,一鑿一斧均表現出人類宗教情懷的驅動力。在居住者的生活與建築結構上,保有客家族群生活原貌。」

—節錄自台灣宗教文化地圖

每一個石塊上的鑿痕,都是先民的信仰。蓋成的佛寺非常堅固,歷經九二一地震且位處震央附近,仍屹立於此。

︱靈山疑無路,光影蔭青山

兩側護龍牆上的字非常有靈氣,是某位信徒幾年前所筆。雖然許多字看不懂,卻讓人不自覺駐足觀看許久。

這裏住著幾位比丘尼,有老有少。其中一位不滿三十歲,已在靈光寺待了八年,掛著純淨的笑臉直說這裡真的很好。他們見我們初來對佛寺十分好奇,都很友善地介紹佛寺的種種。在我們抵達後不久便有幾位信眾前來捻香,看來熟門熟路,與比丘尼輕聲相談。一旁的暖陽下兩隻狗舒適地懶睡著。一切景、物、人與狗都是與世無爭、和諧的存在。

︱千萬聲阿彌陀佛

1999年九二一地震發生之時,附近的九份二山嚴重地崩塌走山。靈光寺後方的崁斗山掉落一巨石直衝佛寺,卻矗止於十公尺處,寺內年紀較長的比丘尼告訴我們,巨石頂端有一大於正常人兩倍的腳印凹痕,彷彿是地震當時山神大腳踩住了巨石,才沒讓佛寺毀於石下。究竟有無山神是個人信仰問題,但也許真的是冥冥中有種力量守護著這裡吧。當時有棵被大石壓折的龍眼樹,現今奇蹟似的仍活著;自然的力量,總是毀滅與生機並存。

這顆巨石後來被刻上大大的「佛字」,刻者當時口唸一聲「阿彌陀佛」、手邊鑿下一鎚, 在千萬聲的謙卑與虔敬中感念佛祖庇佑。

︱石頭公與福德神

靈光寺前方另外有顆巨石,在建廟之前就已存在,可由門口外側邊的小門前往。台灣人常把石頭視為力量、生命、永恆、鎮邪等象徵,而會在石頭前搭建小祠,同時供奉石頭公與土地公,這裡便是如此。小祠小巧可愛,有許多貓慵懶駐足。

我們沒有什麼特別的宗教信仰,但確實相信宇宙間存在無法解釋的力量,身處寺廟或教堂會因其神聖氛圍而感動。現今有許多或大而華麗、或設計優雅的宗教場所,靈光寺顯得小而舊。但這裡就好像金庸小說裡,那種位於郊山深處、遠離世俗、住著得道高僧的小廟,自然而然讓人懷抱敬意。無論有無宗教信仰,都蠻值得來靈光寺,一個純淨的心靈之旅。

︱相關資訊

  • 車程 | 距離空空約35分鐘
  • 叮嚀 | 山路狹小,請小心駕駛。佛門之地極為清靜,參訪時切勿喧嘩
  • 地址 | 南投縣國姓鄉昌榮巷35號

Photo by YingChen